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中国上古神兽,是仁、瑞的结合体,与凤、龟、龙共称“四灵”,故又称为圣兽之王,乃神的坐骑。其形体独特,麋身,牛尾,马蹄,鱼鳞皮,一角,角端有肉,黄色。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十:“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又注云:“状如麕,一角,戴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所以为仁也。”……按何法《徵祥记》 :“麒麟者,牡曰麒,牝曰麟。……许云仁兽,用公羊说,以其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也。”古麒麟或简曰麟,咸以为祥瑞之物。 《礼记》礼运:“出土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棷。”又:“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在中国传统星宿中,麒麟属六大星中的中央“皇帝”之称的勾陈,属五行土,乃小熊星座骨干。在圣瑞神将中,他可以吐火,法力高者则可吐三昧真火。
再如古代帝王的年号或者古建筑、古地名,也往往以麟字作为祥瑞的代号,汉高祖刘邦称未央宫为记麒麟殿,汉宣帝必称为麒麟阁。唐高祖武德四年,取西狩获麟意,于巨野置麟州。唐高宗称年号为麟德,武后则天必中书省为麟台。唐德宗大历四年,在麒麟台立麟台碑,后来虽然保护不力,但是影响和意义永在,引得一大批迁文人士子提笔:
终始春秋笔,经名旧记麟。荒台曾建鲁,野草未烧秦。
郁郁山川秀,葱葱景钯新。韦编续继否?书带已成茵。
——辛弃疾
古渡寒烟积,沙明照落悬。春秋悲凤日,天地泣麟年。 鲁变时交阻,周衰辙竟旋。至今皆绝笔,真意更谁传。
——孙 宜
一,地位学识象征:
麟在官员朝服上也多被采用。清朝时,一品官的补子徽饰为麒麟,可见其地位仅次于龙,清朝只有皇亲国戚才有资格佩挂龙的标识。麒麟在百兽中地位仅次于龙。中国古代传说中麒麟与龙、凤、龟合为四灵,乃毛类动物之王。
民间多以"麒麟儿"、"麟儿"、"麟子"等为美称赞扬别人家的孩子。如南朝《陈书•除陵传》曰:"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侯之,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徐卿二子歌》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奇绝,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以"麟子凤雏"比喻贵族子孙;以"麟趾"祝颂子孙贤惠;以"麟趾呈样"作为结婚喜联的横批,祝颂生育仁厚的后代;以"麟肝凤髓"比喻极为稀有的食品;以"麟角凤嘴"、"凤毛麟角"称赞和说明物品珍贵、人才难得。
二,得子殷家:
中国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据传孔子即为麒麟所送;麒麟是岁星散开而生成,故主祥瑞,能够安家得子。晋征南大将军兼史学家杜预撰写的《春秋左传集解》一书云:“麟者,仁兽也,圣王之嘉瑞也”。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获麟解》云:“麟一角而载肉,设武备而不为害”。“游必泽土,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王者有出,与凤龟龙谓之四灵。”由于麒麟为四灵之一,一些史书故事如《麟经》 、《麒麟书》 、 《金壁故事》 、宋程俱的《麟台故事》 、清李玉的《麒麟阁》等,均以麒麟为书名或内容。名著《红楼梦》一书中的第三十一回和三十二回,大篇幅写"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这里的麒麟不仅是史湘云的护身符,也是暗示她婚配的一件信物。仁德麒麟对老百姓而言,乃是送子神兽。求子与育子。因为麒麟曾降临过孔子这样的圣贤之人,因而人们相信麒麟既可以送子,又可以佑子。于是,以"麒麟送子"为主题的民俗文化现象不仅见于图画、祝祷之语,而且也见于岁时活动,表现形式十分广泛,意在祈求、祝愿早生贵子,子孙贤德。
所以民间又有"天上麒麟儿,地下状元郎"之云。
三,情感保佑:黄梅戏《女驸马》中,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受阻于女方父母的决定,女主人公交于男主人公一只玉麒麟,发誓"生生死死不变心,清风明月作见证,分开一对玉麒麟,这只麒麟交于你,这只麒麟留在身,麒麟成双人成对,散心两意天地不容",等到双方冲破重重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大喜之夜双方,麒麟终于成对。
四:避凶镇宅:
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居民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盛行在房檐、房山墙、门楣、窗框、影壁、柱础、板墙、屋脊、抱鼓石等处以砖雕、木雕或石雕的方式装饰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麒麟便是其中常用的吉祥动物。有的在大门的两侧装饰石雕麒麟,既显示门庭高贵,又镇宅避邪。
本公司为了满足社会广大人士的需求,邀请我公司的品牌专家、知名学者和工艺设计师为广大用户设计了一系列麒麟祥物,盼望大家垂询致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