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位房地产界人士回忆,中国内地的房地产界大量注重提倡风水,大概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对于中国内地来说,风水曾经一度是一个可笑的、带有怀旧色彩的词,其直接关联的另一个词语,就是“迷信”。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除了中国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请风水先生看宅基地的习俗之外,城市里的建筑几乎都和风水无关。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内地逐渐开放,在香港台湾等地盛行“风水说”卷土重来,先攻陷了珠江三角州地区,随后又迅速在东南沿海城市蔓延。据业界人士分析,当房地产市场竞争开始之后,首先是一些房地产商颇为信奉,如果效果好的话自然会带动其他人跟风,然后就是社会大众也逐渐接受了这一概念,目前在东南沿海不少地方,开发、购房的风水考虑已经成为一个固定项目。
房地产商人王某回忆,他第一次关注到风水,是在上世纪80年代看到一本杂志介绍当时的首席华人设计师贝聿铭,其中提到,贝聿铭的代表作——中银大厦曾经在周围地区引起恐慌,因为香港人认为这个大楼呈“多棱刀”状,为此不但周边居民楼纷纷装上反光镜,旁边的汇丰银行在自己楼顶上架了四门大炮,连港督府也种了几棵柳树“防身”。有趣的是,这一特殊的形状据说是为了镇压旁边高等法院的“邪气”。而贝聿铭一开始设计的流水,也被风水先生用“水是财源,不可流走”的理由否定掉了。
王强当时放下杂志后还向朋友感慨,没想到香港人修房子还有这么多讲究。谁料十几年以后,他也为自己所开发的一个小楼盘请来了专门的风水先生。这个小盘自从开盘以后,销售情况一直不好,这时一个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位“大师”。据称这位大师赫赫有名,在不少房地产公司都有“顾问”的头衔。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态度,王强同意支付6位数的“友情价”。大师来了之后,拿着罗盘等工具转了一圈,然后向王强解释,小区大门是一个丁字路口,“煞气太重”,因此只要把大门移动几十米,并且镇上狮子便可无恙。大师同时抱怨说,这在风水里是一个简单的错误,他的不少客户都是从拿到地开始规划就会找他征求意见,像王强这样出了问题再求人的已经很少了。据介绍,现在在房地产界最受欢迎的是香港的风水师,一般看一个楼盘甚至可以得到上百万的报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