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唐朝在取状元时的人性味较浓的话,到了宋朝便一改“投卷”之风,状元的录取便相对比较的严格和公平了。并且还规定,出榜后,若是有考生对录选的状元有疑问或认为不公时,还可敲登闻鼓诉说其缘由和冤情。 宋太祖开宝六年,考官为翰林学士李昉,选取宋准为第一名,贡士徐士廉认为录取不公,便击登闻鼓,告李昉在录取上徇私用情,结果引的太祖大怒,亲自召宋准在宫中复试。太祖见宋准相貌英俊,聪敏迅捷,学识渊博,应对自如,便非常的满意,认为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夺魁,于是,重又钦定宋准为第一。此后的大考录取之后,再加皇帝的殿试,便成为了制度,以至元、明、清都一直沿袭。宋准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殿试产生的第一位状元。 宋太宗端拱元年的京试中,主考官宋白录取了程宿为状元,另有27人为晋士,结果引得许多落选举子的不满,他们聚在宫前敲登闻鼓,于是,太宗下诏在崇政殿复试落第的举子,又录取了99人。事后,仍有一个叫叶齐的举子击登闻鼓,认为取士不公,太宗于是再次在武成王主庙复试未入选的举子。考官厌恶叶齐多事和嚣张,竟以“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为赋题考试,最后太宗复试后,又录取了以叶齐为首的31人。一次考试,竟有三次反复,这在科举考试中也是不多见的,由此可见宋太宗对文人的重视和宽容。 出品:圣轩阁 源自:吉祥网 摘录: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