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吸引着爱好者
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经闭幕了,但围绕奥运的收藏热潮似乎才渐入佳境、高温不减。奥运让每一个国人为之亢奋,收藏热早在奥运会之前就已经开始,随着奥运会的深入,各类收藏品也逐渐融入其中,无论是在奥运赛场,或者是奥运村中,或者是在展览场馆,都可以看到收藏者的身影。 奥运会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人们通过收藏和奥运相关的东西获得了一种深刻的希望和信心,百年一遇的北京奥运会已通过这些收藏品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传统:“章”显奥运交换快乐 北京奥运会期间最时尚是什么?不是名牌的衣服,也不是前卫的打扮,而是一种小小的徽章——PIN。你经常可以看到在不少记者的胸牌带子上,挂满了五颜六色、各个国家的PIN,我们把这些收藏PIN的人称为“PIN一族”。 奥运会的“PIN”(徽章)文化早已有之,各体育代表团、媒体机构、赞助商、文化团体纷纷推出带有自家LOGO和五环标志的纪念徽章,别在员工证件挂带、帽子或衣服上。在奥运村、比赛场馆甚至班车上,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看到对方的“PIN”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拿自家的徽章与其交换。 奥运会期间,坐落在朝阳公园的奥林匹克官方纪念章交换中心迎来世界各地的纪念章爱好者,只要一个人身上佩戴两枚以上的奥运徽章,就意味着他有意愿进行奥运徽章的交换。大家可以围在一起交流和交换纪念章。北京奥运会期间,像朝阳公园纪念章交换中心这样的场所还有两个,分别设在北京展览馆和奥运村。交换纪念章重在享受交换过程,这是世界各地人民增进感情和加深友谊的有效方式。 不仅是在北京奥运会,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每到奥运会召开时,总能看到一些手上拿着、身上佩戴着徽章的收藏爱好者,他们当中有欧洲人、美洲人、亚洲人。各国发行的奥运徽章种类日益繁多,除包括吉祥物、运动项目和倒计时、火炬传递等几种必不可少的种类外,还有反映举办国文化历史风貌的徽章以及奥运赞助商徽章,比如这届北京奥运会发行的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奥运徽章,恰好契合了“人文奥运”。
[本文共有 4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