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土、木、布、纸、草、皮等材料,经过艺术家的妙手点化,摇身一变成为人见人爱的艺术佳作。他们的精心演绎将给奥运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道别样的风景,将使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官员、记者等尽情领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与风采。
“祥云小屋”呈现中华之美从奥运村漫步向北,就进入了北京奥运会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里有“中国故事”文化展示现场———“祥云小屋”。日前,30余间具有各省区市文化特色的“祥云小屋”已经布置完成。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各地神奇、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将在这些“小屋”里以图片、实物、多媒体视听艺术和现场表演等多种形式,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记者有机会先睹为快。掩映在绿树花丛中的“祥云小屋”,原本是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帐篷,各省区市都对自己所在的小屋进行了装饰设计,并将自身最具特点的文化遗产展示其间。
“祥云小屋”南起第一幢是北京小屋,屋内黄色墙壁加盖“北京记忆”红色水印,加上墙壁上挂着的皇袍和宫袍,帝王之气尽显。屋内东首红木雕成的龙椅宝座是根据小屋尺寸特制的,屋里所有的木制家具,都是工艺大师精制而成。屋内陈列着京绣龙、北京绢人、雕漆梅花大瓶,京味十足。整个屋内突出了老北京的皇城文化。
进入浙江展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地板上绘制的一条象征丝绸之路的蓝色流线型条纹。条纹贯穿整个小屋,上面装点着用几十种语言书写的“丝绸”字样。这里展示着从采桑养蚕开始到丝绸织绣的整个工艺过程,以及五千年丝绸历史中流传至今的浙江蚕乡风俗。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赵丰告诉记者,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每天将有4位表演者现场表演丝绸的生产过程。
西藏小屋现场展区主要以格萨尔说唱表演、藏戏表演和唐卡画师现场绘画为主要互动项目,观众可亲身感受到西藏雪域高原的神秘与美丽。
四川“祥云小屋”从“太阳神鸟”的不死精神切入,关注地震后中国各个层面正在发起进行的抢救羌族文化行动,鼓舞人们继续努力战胜困难。
北京奥运会文化活动处处长王平久阐述“中国故事”创意初衷时说:“‘中国故事’是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文化传奇,呈现中国之美。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中国故事’成为奥运会期间最绚丽的风景,而是把我们古老的文明介绍给世界,让观众体验我们几千年的生活方式,把我们的文化变成他的经历、经验和记忆。”
人类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盛典,为不同文化互相补充、互相影响、互相启发,提供了交流平台。中国人讲究“和谐”、讲究“平衡”,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文化观,丰富了奥林匹克文化。具有5000年生生不息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希望与世界一起分享我们的文明。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3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