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父母从北京打来的越洋长途,得知书稿已经准备刊印了,心里不禁生出许多感慨,想借着这篇小文再补充说明几句。
一、关于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我是这本书方案部分的撰与着,现在荷兰生活和工作,要说是早家中开始注意并收集有关吉祥图案方面的资料,那还要算我的父亲。记得十多年前,父亲从朋友处偶然借到一本木刻旧书,里面的文字杂乱简短,而图案均带吉祥寓意,极为精美。当晚我们在灯下细细观赏,把玩。“原来八宝的图案是主样的呀,以前都没有听说过,”“为什么总是梧桐树,而不是苹果树、梨树呢……”我一边提出问题,一边和父亲连连猜测。那一晚收获是颇丰的,也正是从那时起,我和父亲都养成一个“坏习惯”:无论走到哪儿,都用眼角去瞄着那些大大小小,看似平凡却又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问题就来了:生活在现今社会,特别是那些年轻人是否注意到身边主些寓意美好的古文化知识,是否知道图案背后的历史典型或神话故事,是否能够认识到这些图案在日常文化生活的作用……带着这些想法,我们愿意把十多年我们所收集、掌握的一些知识告诉大家,以共勉。当然,我撰写的这些文字是汇集了大量文人学者的观点看法与研究成果的。
二、关于吉祥图案本身
其实我们的民族是饱经磨难、历尽战火的,就拿这百年的近代史来说,哪一款条约不是丧权辱国,哪一次战争不是生灵涂炭;其实我们的民族也是蓬勃发展向上、憧憬美好的,这一点从吉祥图案中就可以反映出来。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历史久远,影响至今。似从汉高祖刘邦开始,龙就成为皇帝的专用图案。他们自称真龙天子,因此宫殿行宫,以至死后灵柩,到处都是龙的名称与图形。但就我个人观点去看,他们的“龙”远没有民间的舞龙、闹龙舟有生气,造型也赶不上千百年之前战国魏晋时期那大胆流畅、富有强烈生命气息的设计。因此,我认为吉祥图案是来源于厚重的华夏文明史,来源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离开了这些根基,便失去发展的空间。正因为吉祥图案与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部落图腾以及当时一些器皿上的装饰性图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变、完善,构成具有某种美好祥和之意的标志或象征,继而产生相应固定的表现形式,这便称之为吉祥图案。
吉祥图案与其它文化一样,其发展与流传是和民族文化的变迁、融合紧密相连的。它体现着我们本民族特有有文化内涵。综观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吉祥图案,其构成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一、从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中取材:二、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家诸宝成为吉祥图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以吉祥的字、词变形为图案;四、以名贵花木或珍奇禽兽为装饰的图形。正是以上几方面的特征,使得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内容十分丰富,而种类区别却很鲜明,而且所寓意的吉祥观念也非常明确。
[本文共有 3 页,当前是第 1 页] <<上一页 下一页>>
|